今天有幸與導師聊了聊關於生涯規劃的事
有心要走諮商的我,要準備的除了實質上的資歷資料等等
最重要的還是人格特質的部分
拿出了上學期作的艾德華個人偏好量表
原本充滿疑惑與不解的我
在老師的引導下終於看清,這份量表要傳達的訊息
同時也讓我想清楚了不少事
老師說我有著很高的關懷照顧特質,很願意關心與陪伴他人
但很多時候做得太多,幫他人幫得太多,讓大家覺得理所當然
做為一個好好先生,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人太好
不太拒絕別人,總是往自己身上承擔東西
但到頭來累的是我自己,反而沒有得到預期人際關係上的進步
另外一件事就是我太過於擔心朋友生氣與對我的看法
對人際關係的維繫充滿不安全與得失心,也因此總是在禮讓在配合
但很多時候其實並不像我預期的那樣,很多行為語言與造成的效果遠不如我所想像的
縱使不做,或者放下一些,拒絕他人其實並不如我想像中那樣的嚴重
要讓自己也被尊重,不太容易被忽視,畢竟很多事也不是我可以做可以決定的
把人際關係的胃口養大,幫助他人與脾氣好已經成為一種理所當然,不再重要且易被忽視
也因此我覺得自己沒存在感,因為大家會預期,請我幫忙或者對我就可以比較隨性
就如同學生作業遲交老師不生氣,就會讓學生養成壞習慣一樣
或許這樣說有點太過抬舉我自己,但仔細想了想,確實是如此啊
如果我今天交了女朋友,我想我可能也會把她給寵壞吧
還是要讓他人知道我的想法,用成熟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與(某些時候)的不滿
讓周圍的人了解與重視我一點,這樣或許自己可以輕鬆些
當然這不是件容易的事,就要先說服自己,不要再對他人太好了
慢慢來吧,加油
- Apr 11 Thu 2013 00:15
承擔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